人物简介: |
俗尊庄子,战国期间宋国人,道学代表人物。其诞生早于荀况56年,晚于李耳200年。
|
人物评估: |
庄周是我国闻名的思惟家、哲学家和文学家,与老子并称老庄,脾气与世悬殊。
|
著述先容: |
著有《庄子》,其文汪洋捭阖、仪态万方、意出尘外、怪生笔端,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型之作,是为中国现代文籍中的珍宝。《庄子》一书多以寓言故事论述,故被众人称为“文学的哲学,哲学的文学” 。
|
至理名言: |
1、凡民气险于山水,难于知天。2、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。3、人生六合之间,若光阴似箭,突然罢了。4、好面誉人者,亦好背而毁之。5、哀莫大于心死。6、节饮食以养胃,多念书以养胆。7、谋无主则困,事无备则废。8、大知闲闲,小知间间;狂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9、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10、小惑易方,大惑易性。一尺之捶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
|
东堂评说: |
庄周脾气崇尚自在清闲,其对治国无较着主意,但其哲学思惟担当了李耳的“道法天然”而寻求“天然而然”,故其治国主意可视为“有为而治”。不管是李耳的道法天然或是庄周的天然而然,道家所主意“有为而治”的实质要义,实在是“顺路而治”,也便是根据纪律去办理,而并非众人所懂得的碌碌无为。
|